琺瑯彩瓷器是中國瓷器生產工藝發展到頂峰時期的產物,堪稱中國古代彩繪瓷器中的佼佼者。它是在清代康熙晚期按照康熙皇帝的授意(康熙時期的琺瑯彩介紹),將從歐洲傳人的金屬胎畫琺瑯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的釉上彩瓷新品種,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
近10年來,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琺瑯彩瓷器拍賣價不斷飆升,并且跨越億元關口。1997年,一件清雍正“粉彩過墻枝蝠桃紋大盤”,以1520萬港元成交;同一場拍賣會,清乾隆“琺瑯彩黃地開光式胭脂紅山水紋碗”,以2147萬港元成交。2002年,一件雍正琺瑯彩題詩過枝梅竹紋盤以3252.41萬港元成交。2005年10月23日,一位身份不明的中國商人通過香港古董商翟建民在蘇富比拍賣行舉行的秋季單件專品拍賣會上,以1.1548億港元買下一只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據悉,該瓶曾于1975年出現在倫敦佳士得的拍賣會上,當時的成交價格為1.6萬英鎊,30年時間,身價暴漲了近千倍。2006年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就拍出了1.5123億港元的天價。2009年底,一件殘損的清康熙琺瑯彩小碗在北京拍賣,結果被藏家們爭搶至400多萬元成交。琺瑯彩瓷是瓷器中的*品,是中國制瓷工藝發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頂峰時期的產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幾年拍賣價不斷飆升。早在2006年,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就拍出了1.5123億港元的天價。
琺瑯又名景泰藍,起源于元朝時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間,因其色調以藍色為主,故稱為景泰藍。琺瑯彩瓷器是一種極名貴的宮廷御用瓷,產量極少,僅見于康、雍、乾三朝。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鎮燒制,唯有琺瑯彩瓷器是在故宮內(一度遷至圓明園)造辦處燒制,是皇室御賞器,當時都由景德鎮官窯精挑出*潔白細膩之瓷胎,再送往宮中造辦處,由如意館宮廷畫師(而非工匠)再加繪琺瑯彩飾,在爐中以低溫燒成。所以,在歷代瓷器中,琺瑯彩瓷造價*貴,藝術水平*高,被喻為“官窯中的官窯”。
公司擁有一支國內*流的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的專家團隊,聘請香港國際藝術品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和中博國際藝術品鑒定評估有限公司骨干專家坐鎮瀚唐國際,去偽存真,確保拍品的來源有序。
=============================================================
~~~~~~聯系人:黃經理
-----------------------------------------------------------------------電話:138 2434 9995 ------------------------------------------------------------------- QQ :214 197 2272
公司名稱: 深圳瀚唐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南湖路國貿商業大廈34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