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育發放的學歷是否注明“遠教”或“成教”字樣,以及由網絡教育而得來的學歷比之一般院校修讀大學的學歷究竟“硬氣不硬氣”?
有爭論表明社會大眾對網絡教育這一新的事物十分關注,并且希望它能推陳出新,在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有力的作用。這自然是好事。然而,這個討論所透露出來的一些陳腐的觀念卻不能不令我們感到擔憂。
我們擔憂的是,人們是否已經真正感覺到或者理解了網絡將對教育產生的重大的改變(這種改變不僅僅局限在手段上),以及這種全新的教育體系所帶來的人們學習觀念的重大變化。要說明這些問題,我們還得從網絡教育的最基本的東西談起。
2000年夏初,教育部正式批準華東理工大學等國內68所重點高校進行遠程教育試點,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全民教育”的一個重大決策,充分體現了我國“大力普及高等教育”的主導思想。這些學校有權自主招生、自主制定教學計劃和選擇教學手段,自主調整學籍管理。
當然,最關鍵的是,這些試點高校將有權頒發學歷和學位,其形式和效力均與目前教育部統一發放的并無二致。換言之,這些學校可以自行給它的網絡學院學生發放正式的學歷,這些學歷的含金量與在校生的無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