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電腦、一名技術人員,坐在監控室就能掌控多個大棚,這樣的情景你能想象嗎?在信息日益發達的今天,現代農業物聯網將這一切變為了現實,開啟了智慧農業新時代。
據了解,過去為控制溫室大棚溫濕度,每天都需要人工打開、關閉大棚塑膜,費時費力,有時操作稍有不慎,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且,人工操作控制溫濕度并不準確。而如今,在藁城市系井村農業高科技園區內,有專門的系統實時定量,精確把關,農民只需按動開關,做個選擇,或是完全聽“指令”,就能把蔬菜種好。
“物聯網的優勢就在于實現信息與生產的‘無縫’連接,只要具備連接互聯網的條件,哪怕人在千里之外,用電腦或者手機都能對溫室大棚即時在線遙控。”在監控室,工作人員演示了智能監控系統如何發揮“指揮棒”的作用。監控屏幕上,空氣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水分的數據都在實時更新,該不該通風、啥時候澆水,都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做出判斷。“用上物聯網技術,人在屋里,就可以調整大棚內的生產,使作物在適宜環境中生長。”
當然,設施蔬菜對于溫度、濕度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要減少病蟲害,單單依靠棚室的數據采集還不足以進行有效的操作。據介紹,該物聯網系統還內含“遠程智能專家”,大量的大棚環境數據信息,經無線傳感器傳送到設施農業遠程智能專家系統后,將自動生成動態的環境趨勢圖,供遠端的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專家會迅速根據病蟲害發生、流行環境條件,通過電腦模型制作出設施病蟲害預警方案”。
更多詳情:
獲取更多農業物聯網專業信息可以添加微信 {托普農業物聯網},更多干貨等你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