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青少年厭學逃學, 讓梅州孩子從此擺脫學習困擾
孩子的自信心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關鍵,但是,很多傳統的教育方式卻容易導致孩子自信心的缺失。那么,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樹立自信心呢?
首先,要讓孩子經常體驗成功的喜悅。
人在成功時,大腦會釋放快樂激素“內啡肽”,驅使孩子重復這一體驗。從這個角度看,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所以,做游戲、做手工、做家務時,不妨鼓勵孩子大膽嘗試,適度引導。比如,當孩子參加手工比賽,但捏出來的老虎像兔子,家長切不可嘲笑甚至羞辱,而要指導孩子重新認識兩者的區別,并協助做好。
其次,鼓勵孩子探索。
每一次探索都是學習的機會。但不要給孩子設定太高的目標,而要“為孩子找一棵矮點的蘋果樹,讓孩子踮起腳就可以摘到蘋果”。
再次,保護孩子的興趣。
前蘇聯一位教育家給孩子上課,準備了一個“發言球”,一邊往下扔,一邊提問,誰接到球就回答。有人表示不解,認為這是多此一舉。但教育家回答說,沒有“發言球”,孩子就可能沒有了發言的興趣。
*后,允許孩子失敗。
發展心理學家指出,孩子還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大多是靠他人的態度來認識自我。父母對孩子的失敗經歷要給予足夠的包容,不要用憐憫的態度對待孩子,也不要劈頭蓋臉地責罵,而要讓他明白,失敗人人都會碰到,勇敢、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