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緩沖條
起源于德國,由德國工程師為了降低能耗,提高物料輸送效率而發明,后來進入國內市場。起初緩沖床以及緩沖條設計樣式較多,70年代連接結構主要是鋁合金連接方式,長度也可以不斷地調整,但是隨著實際應用以及礦業井下使用的需求,其連接結構逐步被鋼構所替代,實際應用中德國工程師發現,鋁合金鋼性不強,經常發生緩沖條的竄動現象,情況嚴重導致輸送帶的撕裂,*重要是鋁合金材料在全球范圍內井下均禁止使用,任何采用鋁合金連接結構在井下使用均有潛在的安全隱患。超高分子緩沖條
緩沖條在收到沖擊時,主要通過彈性物質通過自身的物理彈性起到很好緩沖作用, 因此橡膠 彈性必須的滿足一定的條件,國際上緩沖條用橡膠彈性為邵氏硬 55 度左右橡膠,(如果井下使用橡膠必須是經過處理的阻燃橡膠) ,并具備一定的抗撕裂力,抗拉 強度,斷裂伸長率,橡膠不金屬型材的粘合強度等也是考核的標準。因此在選擇廠家時*好選擇 具有檢驗和實驗設備能力的廠家。
超高分子緩沖條一般用于煤礦井下用,分子量在900萬以上。區別在于以下:
項目系數 分子量 磨損率平均值%
超高分子量聚乙稀板 920萬 0.11
高分子量聚乙稀板 500萬 0.30
高分子量聚乙稀板 400萬 0.41
高分子量聚乙稀板 380萬 0.45
高分子量聚乙稀板 280萬 0.50
聚乙稀板 160萬 0.74
選超高分子量緩沖條,找山東世紀泰達礦業裝備有限公司。服務電話:137917757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