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瀑峽地處云臺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溝長2000米,南北走向。溝東面,峭壁聳翠,基巖裸體。溝西面,競秀峰參差俏麗,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爭奇斗異。在曲曲彎彎的溝槽內,瀠洄著一條會唱歌、會跳舞的溪水。這條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龍溪。它的溪床,由一層層高低不一、色彩有別、寬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態各異的自然山石臺階所組成。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故得雅號:“潭瀑川”。
茱萸峰俗名小北頂,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只倒扣的大鍋由而得名。海拔1308米,峰頂有真武大帝廟、天橋、云梯。相傳,王維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隹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峰腰有藥王洞,深30米,直徑10米,相傳是唐代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地方,藥王洞口有古紅豆杉一株,高約20米,樹干粗達三人合抱,枝繁葉茂,樹齡在千年左右,是國內名木。另有“廚灶洞”、“閻王洞”、“黃泥洞”等十余個洞穴。
萬善寺座落在形似奶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面,周圍青山環抱,風景秀麗。它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主持方丈為中國金剛法大師--釋海空。寺內放置的2米高銅佛,價值60萬元,系泰國華僑所贈。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臺等諸多景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