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小提琴,購買手工小提琴的注意事項
提琴肩鈕嫁接的修復方法
提琴的肩扭會因為各種原因損壞掉,肩紐開膠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在挑選小提琴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肩扭與琴頸部位有沒有黑線,如果發現有黑線說明安裝琴頭的時候沒有拼接嚴實,也可能能是因為豬鰾膠沒有熬煮好造成的。如果肩鈕被琴頸拉斷與琴頸一起脫離背板,就必須嫁接肩鈕才能保證修復后的肩鈕更為牢固。嫁接肩扭是一件非常繁瑣的工作,如果制作不當可能就會有損壞的危險。
1.制作模具和前期準備工作與肩鈕加層一樣,具體的查看提琴肩鈕加層的修復方法。為了使襯模留有肩鈕的位置,以及保護邊線和有較大的工作面,使槽容易做平整,故把斷裂的肩鈕先粘回到原位。
2.用與加層同樣的方法制作槽,槽的長度一定要超過端木塊的內側,槽制作好后把襯模從琴箱上取下。把暫時粘上去的肩鈕切掉,同時把琴邊的木料也切掉直達邊線外緣,但不要傷及邊線。要保證切口的切割線與嫁接槽的梯形邊坡度相一致,以便于將來匹配嫁接肩鈕。
3.選一片圖紋和色澤與背板相近的楓木,木紋走向要與背板一樣,頂頭絲的斜度也與背板一樣,刨平整兩面后還要比最終的肩鈕厚度厚些。
4.由于肩鈕加層時鈕的外表面仍然是完整的,故背板的中縫一直連到肩鈕處。嫁接鈕時小提琴拼板和獨板要選擇不同的木料和修復方法,如果獨板的背板用整片木料置換原來的鈕就沒有中縫,拼板必須分成兩半來匹配。先匹配嫁接料的一半,當側邊和底邊匹配好后,中縫處還留有余料重疊在背板的中縫上。然后刨中縫處的邊,使它與背板的拼合縫對齊。如果是整板的背板就可免去這一步驟,用整片的嫁接料與背板匹配。
5.用同樣方法匹配另一半,中縫處同樣也重疊在背板的拼合縫上。在把原先匹配好的那一半對準中縫夾到背板上之后,才刨它的中縫邊使它與另一半的中縫對齊,而且兩者的拼合縫與背板的拼合縫也對齊。
6.如果邊線已經損壞需要更換,可以在嫁接好之后重新開嵌線槽裝新邊線。現把兩半嫁接料粘合在一起,夾在平板上以保證兩者處在同一平面上。
7.在粘合后的嫁接料上做出臺階,使新肩鈕有需要的厚度,也使新琴邊能夠與原琴邊的外表面匹配高度。制作時先把嫁接料在槽內插人到位,圓規兩腳的跨度調整到1.5毫米,一個腳抵住邊線沿邊線移動,另一腳的鉛筆尖在嫁接料的外表面上畫出邊線圖形的線條。留1.5毫米的余量是因為嫁接料在做出臺階后,再次插入槽內時常常會超過槽的長度,如果不留余量就要同時匹配三個面。
8.然后沿畫的線條用刀切一淺痕,把嫁接料向著梯形槽那側的表面去掉約一半厚度,直到刀痕處在其上形成一個臺階。把它滑入梯形槽內,觀察新肩鈕和新琴邊是否已有足夠的厚度,若不夠厚再去掉一些木料。要注意這里指的是由原背板的底平面到新肩鈕外表面的厚度,此厚度要超過新肩鈕的最終厚度,而新琴邊要高于原琴邊。而且嫁接料的內面也要留些高度,因為將來要與背板的底面修得一樣平。
9.把臺階的表面用銼和砂紙木塊修平整,使它與梯形槽的底面相匹配。把嫁接料滑入槽內,如果弧形臺階未靠近邊線,就同時對稱地修整它的兩個側邊。如果底邊也頂住,就略微修掉一些,使嫁接料滑入更深些,又要保證中縫對齊。在邊線上涂粉筆灰檢查臺階處弧形面上的高出點,把沾有粉筆灰的高出點修削掉,重復檢查直到整個弧形面都能沾上粉筆灰為止。如果要換新邊線,只需要在弧形面處留出一條比邊線窄的槽就可以了,待嫁接料粘上之后再開嵌線槽和裝新邊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