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苗傳染性喉氣管炎
傳染性喉氣管炎是由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
性呼吸道傳染病。病的特征是呼吸困難、咳嗽和咳出含有血
液的滲出物。該病傳播快,死亡率較高,35日齡前的山雞和
火雞不易感,是家禽的一種嚴重疾病。
【流行病學】該病的病原體為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雞的氣管組織及其滲出物中。該病一年四
季都可發生。各種性別、品種的家禽都可感染,但以4一10月
齡的成年家禽最易感。
山雞 病禽和康復帶毒禽是主要傳染源,經呼吸道及眼內感染。
呼吸器官及鼻分泌物污染的墊草、飼料、飲水及用具都可成為
傳播媒介。人及野生動物的活動也可機械地傳播。該病一旦
傳人易感禽群,則迅速傳開。全群感染需1一2周,感染率可
達90%以上,致死率一般在10%一20%以上,最急性型死亡
可達50%一70%,急性型一般為10%一30%,慢性或溫和型
死亡率約5%。禽群飼養密度大、通風不良,可促進該病的發
生和傳播。
【臨床癥狀】自然感染家禽的潛伏期6一12天,人工氣
管接種2一4天。患禽初期的鼻液半透明狀,流眼淚,眼睛有
泡沫,眼圈腫脹,伴有結膜炎。其后表現為典型的呼吸道癥
狀,呼吸時發出濕性鑼音,咳嗽,有喘鳴音,病禽蹲伏地面,張
口呼吸。病情嚴重時,高度呼吸困難,甩頭,痙攣咳嗽,咳出帶
血的勃液。分泌物不能咳出,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產蛋母
禽的產蛋量迅速下降,直到康復后才能恢復。
慢性喉氣管炎癥狀特征主要是生長不良、產蛋減少、眼睛
濕潤、結膜發炎、眶下竇腫脹、有凝固性的鼻腔分泌物。發病
率較低,一般為5%左右。
山雞【剖檢變化】該病的病變主要發生在呼吸道。在鼻腔
和奔竇中,多數病例可見有a液性、膿性或纖維蛋白性滲出
物。嚎和口腔染有血液和lw液。急性病例的喉頭和氣管a膜
表現腫脹和高度潮紅,有出血點。在喉頭、氣管內積有a液性
的滲出物,或血凝塊,或有黃白色、灰色纖維素性干酪樣假膜。
【防治】在治療方法上選擇使用平喘、利尿、消炎的中
西藥物以緩解癥狀,減少死亡。發病初期用喉氣管炎弱毒疫
苗緊急接種,效果很好。也可用惠華通喉散、喉支通、喉炎靈、
神奇喉支清、瘟喉康等。疫苗有傳染性喉氣管炎弱毒疫苗,在
4一6周齡進行點眼滴鼻,隔42天再重復1次。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性疾病。該病的特征是呼吸
道發生炎癥形成的小結節,故又稱曲u菌性肺炎。多種禽類
和哺乳動物均可感染,主要發生于雛禽,呈急性爆發,發病
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禽多為慢性經過。
【流行病學】該病的病原有多種曲霉菌,其中煙曲霉
菌最常見。曲霉菌對外界抵抗力很強,120℃千熱I小時或
者煮沸S分鐘方可殺死。一般消毒劑需I一3小時才能殺死。
雛禽對該病原最易感,常呈急性爆發;成禽只是個別散發。
該病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污染的墊料、空氣和
發霉的飼料等可含大量曲霉菌抱子,是引起該病流行的主要
傳染來源。育雛室陰暗潮濕、通風不良、禽群密度過大等均
可誘發該病。該病多發于每年的6一II月,飼料貯藏不當和
顆粒飼料中水分含量過高發霉是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臨床癥狀】雛禽感染該病后精神不振、食欲減少、
羽毛松亂,禽群出現大量死亡。特征性癥狀是呼吸困難、張
口吸氣、打噴嚏、鼻孔中流出漿液性a液、眼睛流眼淚、一
側或兩側眼睛X在一起。該病的后期發生腹瀉,拉黃綠色稀
糞,嚴重者出現神經癥狀。
成禽感染多呈慢性經過,主要癥狀是呼吸道聲音異常、
產蛋率下降、病死率較低。
【剖檢變化】該病病變主要局限于肺、氣囊和氣管,
常見有米粒大小灰白色或黃白色紐扣樣霉菌結節。氣囊混
濁、增厚、有纖維素性滲出物或黃色干酪樣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