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ISO只是一套來自西方的標準化的質量保證體系,是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一塊敲門磚。企業為了發展引進它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全部依賴它來進行內部管理,那就大錯特錯了。在企業中,很多問題都來自系統面,沒有任何問題是單獨存在的,所以,管理必須運用系統思維,建立內部管理體系。而管理系統是生產管理體系、人力資源體系、財務管理體系、PMC管理體系、技術研發體系、業務體系等多個體系的總和,而ISO質量體系*多只是眾多管理體系中的的一個,只是一個點而已。也就是說,企業必須把ISO的核心思想融入到各個不同的管理體系中去,才能讓ISO質量體系*終發揮作用,除此無他。
ISO9001體系幫助理清組織結構設定,明確部門職責權限義務,規范各項運營流程,制定各類作業標準,設定各種報表格式,幫助公司規范管理,提高效率。
在倉庫負責的生產加工方面,因為生產加工環節是人和機器配合的環節,人的操作過程必須盡量予以標準化才能更好的保證品質和效率。要做到這幾點,首先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作業指導書及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作業流程盡量做到簡單高效。對員工進行的培訓指導,使其具備作業能力,作業過程中需要配合品質部做好相關的質量檢驗和改善工作,對于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記錄于生產日報表上面并告知上級或其他相關責任人采取改善措施,若需要修正現有的流程或表格文件,需要及時予以修正并下發*新文件。
無論是新增的食品防護、可追溯與隔離、植保產品配置用水水質、有機肥的施用、采前檢查等要求,變化較大植保產品作物登記、農藥殘留風險評估與檢測、采收過程廁所和洗手設施要求的調整等,還是對于作物輪作、有機肥成分分析和節約利用水資源等控制點級別的提升等,無不圍繞上述原則提出。但新版標準的調整是否合理、科學,尚待標準正式實施后生產者通過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具體實施進行驗證。
以上是我對于ISO系統的理解,希望借助此方法能對自身有所提高,為公司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