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顆粒機的使用中,因為根據不同的技術特點,在使用的時候會有不同的優勢很適合的環境。現在,很多的顆粒機使用的都是電力或者其他能源作為動力,但是在很多的產品中,仍然有手搖的設備。
在使用的時候因為飼料顆粒機的模具壓輪大多是熱處理件,在經過刨、鉆、銑、淬火等工續后,內孔或表面有許多毛刺,影響制粒的效果與產量,所以在新機(或更換新的成套磨具)使用前,必須合理充分地進行研磨。
對平模顆粒機而言,一般通用的研磨辦法是將5公斤麩皮、5公斤機油、25公斤細河沙拌混均勻(也可用大豆直接擠壓)的物料投入啟動的機器內,并且在投料前把壓輪與模板的間隙調整為0.1-0.3毫米,使壓輪與模板的轉動能夠擠壓出顆粒料。反復擠壓15-40分鐘后投入原料正常生產。
飼料顆粒機的調試方法:
(1)調節耳座上的螺栓,使模板與壓輪之間的距離在0.1-0.3毫米左右。
(2)新顆粒機的模板需研磨方可以正常下料,因為新模板在加工過程中,模板的錐孔比較粗糙,當物料穿過錐孔時,產生的摩擦溫度較高,當溫度超過100度以上,糧食作物容易發粘、結塊,會將模板自動堵死,具體的研磨方法如下:取10-20斤干飼料(一般是草粉和糠,注意不能用糧食作物,因糧食作物在研磨時產熱會發粘結塊,會自動把膜孔堵死),及5-8斤的細砂混合后按20%對入植物油或廢機油用手攪拌均勻,
應先把模板上面刷上植物油或廢機油,把兩個耳座的調節螺栓松開,然后開動機器,將攪拌好的研磨料均勻的放入上機蓋內,讓研磨料帶動壓輪轉動,然后對稱著調節耳座上的兩個螺栓,當機器的壓輪與膜板相隔1毫米左右時,(注意:當調節螺絲壓下壓輪,壓輪與膜板一接觸時,應馬上把螺絲 往回倒一圈,這時正好是壓輪與膜板的*佳間隙。)就出顆粒了。但有時候壓磨孔較小的膜板時,往往一開始就容易堵死,這時候不要著急,應取下上機蓋將膜板取出,把堵死的磨孔用小釘子投開,然后把膜板涂上機油或植物油,按以前步驟反復研磨幾次,當磨孔比較光滑了,也就是說在制粒過程中,物料與錐孔產生的摩擦溫度低了,一般就可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