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喂奶前的指導
■在母乳喂養前,先給新生兒換清潔尿布,避免在哺乳時或哺乳后給新生兒換尿布。若翻動剛吃過奶的新生兒容易造成溢奶。
■準備好熱水和毛巾,請產婦洗手。用溫熱毛巾為產婦清潔乳房。
■乳房過脹應先擠掉少許乳汁,待乳暈發軟時開始哺喂(母乳過多時采用)。
2.喂奶姿勢的指導
■哺乳體位。媽媽坐在靠背椅上,背部緊靠椅背,兩腿自然下垂達到地面。哺乳側腳可踩在小凳上。哺乳側懷抱新生兒的胳膊下墊一個專用喂奶枕或家用軟枕。這種體位可使媽媽哺乳方便而且感到舒適。
■托抱新生兒方法及含接乳頭方法。媽媽用前臂、手掌及手指托住新生兒,使新生兒頭部與身體保持一直線,新生兒身體轉向并貼近產婦,面向乳房,鼻尖對準乳頭,同時指導產婦另一手成“C”字型托起乳房,或采用食指與中指成“剪刀狀”夾住乳房(奶水噴流過急時采用)。哺乳時用乳頭刺激新生兒口唇,待新生兒張大嘴時迅速將全部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送進新生兒口中。按上述含接乳頭的方法可以大大減少乳頭皸裂的可能性。
■哺乳后退出乳頭。退奶時用一手按壓新生兒下頜,退出乳頭,再擠出一滴奶涂在乳頭周圍,并晾干。此法可以使乳汁在乳頭形成保護膜,預防乳頭皸裂的發生。如已有乳頭皸裂發生了,此種方法可以促成皸裂的愈合。
3.喂養后的指導
■哺乳后拍嗝。哺乳后將新生兒豎抱,用空心掌輕輕拍打后背,使新生兒打嗝后再讓其躺下安睡。如未能拍出嗝,則可多抱一段時間,放在床上時讓其右側臥位,以避免嗆
■避免因含接姿勢不正確造成乳頭皸裂。
■兩側乳房哺乳應按先后順序交替進行,新生兒吸吮奶頭時間不宜過長(一側不超過20分鐘為宜)。
■不應讓新生兒口含乳頭睡覺,以防乳頭皸裂,甚至發生新生兒窒息。
■母乳喂養應遵循早開奶,按需哺乳的原則(沒有時間與次數的限定)。
■判定母乳是否充足的標準:能使新生兒安靜睡眠半小時左右/每次,大便次數達到2—6次/每日,呈金黃色糊狀,小便次數10次左右/每日,體重增長30—50克/每日,*一個月增長600—1000克。如果新生兒不能達到以上標準,應該考慮適當添加配方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