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風險怎樣應對?
我國企業ERP應用成功率較低的事實表明,實施ERP項目存在著比較大的風險,主要有投入人力、物力、資金費用巨大的風險,項目過程中的各類實施風險,由實施帶來業務錯亂的流程風險和內部管理風險以及外部環境風險等。要有效地應對和防范這些人風險,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要統一認識ERP,要企業上下一心的實施好ERP是對現行業務的改革與創新。在這過程中,由于企業現行的業務流程要進行修改,實行業務流程重組,重組企業的各級人員。可能會因此事關涉到部門、本單位及個人利益,或者業務人員的工作習慣會受到沖擊,從而對實施會產生各種阻力。
在此情況下,企業必須強化領導,采用堅定有力的措施,比如:宣傳教育、提高培訓、激勵機制或組織措施等,以排除實施阻力,提高企業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綜合素質和參與實施的積極性。
明確需求,周密計劃。在企業實施ERP項目之前,必須十分明確ERP項目需求,搞清項目的主要目的、特點、實施的范圍和策略并細化成文存檔。選定的ERP顧問在實施項目前都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及項目需求來設計企業的系統范圍、系統架構,并根據實際情況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重組。
必要時,還可聘請資深的管理咨詢公司來指導和參與實施的全過程,使其在業務流程重組、建模、實施技術路線,對企業領導和全體員工進行培訓、實施計劃與具體目標、實施質量控制等多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個完整的ERP系統是一個十分龐雜的系統,既有管理企業內部的核心軟件MRP,還有擴充至企業關系管理的軟件;既有管理以物流/資金流為對象的主價值鏈,又有管理支持性價值鏈——人力資源、設備資源、融資等管理,以及對決策性價值鏈的支持。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實現這一龐大的系統,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定實施目標和步驟。
穩妥切換,不斷完善。項目實施的最終目的是在企業內部全面采用ERP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統,在切換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科學項目管理實施方法穩步進行,對工作質量的檢查和補課,應在模擬運行階段解決問題。
在模擬運行未得到領導和基層人員認可和用戶沒接受培訓之前,不可急于轉入實際應用中。另外企業可以根據其產品及生產組織的特點、原有基礎及計算機應用的普及程度,確定具體的過渡方案,從一種產品系列擴展到更多的產品,從一個車間擴展到更多的車間。應當看到,手工管理若與ERP系統并用,只會增加管理的復雜性,因此要重視及時的過渡工作,把握好時機,盡量縮短切換過程。
想了解更多有關ERP信息可以關注:東莞市北斗星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