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齒圈的加工過程?漢威機械品質為先
大齒圈是常用的機械零件之一,通過它來傳遞和改變力的方向。大齒圈屬于薄壁環類鍛件,在鍛造過程中容易出現壁厚不均、折疊、橢圓等問題,大齒圈加工通過控制鍛造工藝的細節可以提高鍛件質量。材質為42CrMo,始鍛溫度1220℃,終鍛溫度750℃,精鍛溫度700℃。鍛造變形工序為:
1、齒圈加工*一火次
拔長至直徑1000mm,長約5750mm,水口切除180mm(含刀口),下料φ1000mm×1900mm一塊。所用工具為:上平下V砧。單邊壓下量要小于進給量避免折疊,進給量與坯料高度之比應在0.5-0.8,進給量與砧寬之比在0.4-0.8。下料應精準,切料時剁刀要擺正,端面切平。
2、第二火次
鐓粗至高400mm,直徑2160mm,沖孔φ700mm。鐓粗時毛坯高度與直徑比不應超過2.5-3。沖孔時坯料直徑應大于沖子直徑的2.5-3倍。兩名沖孔操作工站在與坯料互成90°方向找正,擺正后先進行試沖,再用回轉臺旋轉一周進行檢驗,準確無誤后再進行沖孔。
3、第三火次
馬杠預擴孔至內徑2550mm,外徑約3200mm,雙面平整至高320mm。擴孔時馬架間距不能過寬,一般比坯料尺寸大100mm,以便旋轉時出現歪斜現象能及時拉正。擴孔前壁厚與高度之比應不超過2.5-3,以避免擴孔時高度方向產生折疊。
4、第四火次
馬杠擴孔出成品控制始鍛溫度為1050℃,保溫2.5h。此階段采用三點擴孔專用砧有自動歸圓作用,可防止橢圓產生。直徑冷縮率為1-1.7%,應留出足夠余量。出成品后應每隔45°檢驗一次尺寸,若有橢圓應及時進行點橢圓操作修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