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拼音】[zhuō yǐ ]
【英語】[tables and chairs]
【基本解釋】:
桌:幾案,可用于飲食、讀書、寫字:桌案。飯桌。方桌。
椅:有靠背的坐具:椅子。坐椅。木椅。躺椅。
【歷史解釋】 :
桌子:上有平面,下有支柱,面上用以放東西或供做事情用的器物,一般用為家具。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 張千 ,借個桌子來,等相公坐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你不來取,好歹可以留著擦桌子。”丁玲 《夢珂》:“ 夢珂 從那小板床上起來,輕輕一跳便站在桌子旁邊。”
椅子:宋。高承《事物紀原》引《風俗通》稱:“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漢書。五行志一》:“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竟為之。”這兩段記載可證,我國古代椅子的出現當在漢靈帝時期(168-189年)。
桌椅分類
按材料分:木頭,塑料,玻璃鋼,金屬,和它們交叉組合的產品.按功能分:學生桌椅,辦公桌椅.餐桌椅.
姓名: 丁濤 先生
公司名稱: 南京寧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電話: 15365113632
傳真:
移動電話: 13815883175
電子郵件: 1141096703@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