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紫砂壺燒制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可以燒制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于巖石層下且,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據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有關巖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云母類型,含鐵量很高,*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觸,燒制溫度在1100-1200℃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特點
*一、紫砂陶是從砂錘煉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第二、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時日能增積“茶銹”,所以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紫砂壺的特殊材質使得壺透氣性能好,泡茶不失原味,具有夏天越宿不餿的特點。
第四、便于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第五、冷熱急變適應性強: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而且砂質傳熱緩慢,無論提撫握拿均不燙手。
第六、紫砂陶質耐燒:冬天置于溫火燒茶,壺也不易爆裂。當年蘇東坡用紫砂陶提梁壺烹茶,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也決非偶然。這就是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所以特別喜愛用紫砂壺的原因。
拍賣記錄
據介紹,明清時期的紫砂壺價格一般上萬元,
明代名家名作可達10-15萬元,清代名作也要5-10萬元。國內*貴的紫砂壺是清朝制壺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龍頭一捆竹”,市價達40萬美元。
由于明清紫砂大師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楊彭年、楊鳳年的作品十分難得,因此給現當代紫砂大師如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間。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現代名家顧景舟的茶壺,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價格才380元此外,蔣蓉等的作品價位一般也在10-20萬。
顧景舟提璧組壺拍賣 成交價1782.5萬
時大彬制圈扭壺拍賣 成交價1344萬
陳鳴遠南瓜壺拍賣 成交價 842萬港元
蔣蓉、范曾合作蓮藕倒流壺拍賣 成交價134.4萬
廣州佳仕德展覽有限公司是經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注冊的文化藝術品展覽公司 ,主要以鑒定、銷售中國古代瓷器、古代玉器、近現代書畫、明清瓷、明清玉擺件、中國現當代油畫、雕塑等為主。以創新的服務、固定宏大的投資群體、先進的經營理念,為中國藝術收藏品愛好者提供一個集鑒定、展覽、交流、保管、銷售(委托拍賣)、修復為一體的優質、專業、便捷的藝術品交易平臺。
古代藝術品展覽、拍賣;
現代藝術品展覽、拍賣;
現代藝術品、工藝品、收藏品銷售;
文化交流、企業形象、活動策劃;
收藏知識培訓與會員招募;
市縣鑒寶;
征集單位:廣州佳仕德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 黃小姐 18825199492 微信:sz199492 QQ:2744619654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時代廣場6樓609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