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務共享的定義
共享中心(shared service center, SSC)是一種嶄新的管理模式,是指將企業部分零散、重復性的業務、職能進行合并和整合,并集中到一個新的半自主式的業務中心進行統一處理。業務中心具有專門的管理機構,能夠獨立為企業集團或多個企業提供相關職能服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將企業從瑣碎零散的業務活動中解放出來,專注于企業的核心業務管理與增長,精簡成本,整合內部資源,提高企業的戰略競爭優勢。共享中心的業務是企業內部重復性較高、規范性較強的業務,而且越容易標準化和流程化的業務,越容易納入共享中心。
財務共享即是依托信息技術,通過將不同企業(或其內部獨立會計單元)、不同地點的財務業務(如人員、技術和流程等)進行有效整合和共享,將企業從紛繁、瑣碎、重復的財務業務中剝離出來,以期實現財務業務標準化和流程化的一種管理手段。
二、財務共享的實踐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福特公司就建立了世界上*一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甲骨文、思愛普(SAP)等軟件企業的ERP系統不斷深入應用,推動了歐洲半數以上的跨國企業建立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隨后,西門子、拜耳、海皇輪船集等跨國企業開始在全球建立共享服務中心。隨著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和規模擴張,以及信息化技術的普及,許多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已經組建了自己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如寶鋼、海爾、華為、平安等。一項來自英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顯示,超過5%的財務500強企業和超過80%的財富100強企業已經建立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三、財務共享的信息系統選擇
實施財務共享服務的前提是企業必須擁有統一的IT信息系統。目前企業普遍采用的是電子化財務共享服務平臺(E-SCC)。這主要分為三類平臺,即核心業務平臺、輔助業務平臺、核心管理業務平臺,這三者之間緊密聯系、不可分割。
1、核心業務平臺
核心業務平臺是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它是強大的數據庫系統。ERP系統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了解他們的期望值,因需出發,努力完成客戶的價值尺度。它可以安全有效地存儲財務數據。ERP系統使財務工作可以獨立分工。例如:它通過與輔助業務平臺的業務申請系統、費用報銷系統、影像管控系統、銀企直聯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將員工采購、賬務結款、職工薪酬、差旅報銷等數據由輔助平臺輸出再傳入ERP系統。在ERP系統中的子模塊數據經過匯總整理后,再通過總賬系統反映出來的形式就是財務報表的輸出。ERP在整個系統中起到核心運轉的作用。
2、輔助業務平臺
輔助業務平臺,顧名思義就是為核心業務平臺的運轉提供輔助作用。它與ERP系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提升了系統運營效率,給企業帶來額外的價值。輔助業務平臺具體功能如下:
⑴業務申請系統,幫助企業控制成本費用的管理,屬于事前控制;
⑵費用報銷系統,是指企業員工將需報銷的**通過網絡在線傳給財務人員和領導人員進行審批,提高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有效性、安全性;
⑶影像管控系統,是將票據通過掃描機掃描形成電子圖像之后,通過電子流傳遞,減少紙質數據的傳遞,保證原件的安全存放,降低企業的成本;
⑷銀企直聯系統,是指企業與銀行按照事先簽訂的協議,開啟網絡銀行賬戶,且將兩者數據對接,安全完成財務支付,便利安全。根據企業業務發展需要的提升,及時更新軟件、升級技術,保障數據和信息的安全、網絡對接的有效以及數據流轉的高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