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卡耐基口才培訓班武漢專業(yè)訓練口才
“口才”一詞,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已有所見。據(jù)孔丘門人所撰《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稱:“宰予,字子我,魯人,有口才著稱。”正如古時也有將“人才”寫為“口材”,“口才”抑或?qū)憺椤叭瞬摹薄H缢瓮趺髑濉稉]塵后錄(十)》有載:“周望,字仲弼,蔡州人,有口材,好談兵。”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語言表達能力的傳統(tǒng),并已充分認識到口頭表達在安邦定國、社會交際中的作用。如我們常說的“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不爛之舌,強于百萬之師”便典出劉勰的《文心雕龍·論說》。
清朝著名的文藝批評家葉燮曾提出,“才、膽、識、力”是人才成長的重要因素。這里的“才”,其一就是“口才”;這里的“膽”,更是在強調(diào)人在社會交往中敢于說話、在大庭廣眾前敢于演講的“膽”。
時代進入21世紀,人們對口才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沒有良好的口才,已作為衡量一個人素質(zhì)的基本標準之一。從一個人的口才上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口才幾乎在每一個人的命運里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口才好。有可能改變你的命運。我們拿面試來說,現(xiàn)在國內(nèi)外大小公司,已把面試作為人才招聘的必要途徑,其中有大多行業(yè)尤其看重口試。在這種情況下,“口才”這門課程在許多高校已經(jīng)屬于必修課,即使設(shè)為選修課,選修的人也很多。因為。現(xiàn)在高校一般不包畢業(yè)分配,絕大多數(shù)學生根據(jù)人才市場需要來尋找職業(yè),在*后一學年,也就是說在學習尚未完成、畢業(yè)論文尚未啟動或剛啟動的時候,他們已首先通過口才叩擊著求職的大門,學生們越來越感到口才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越來越認識并熱衷于口才修煉和培養(yǎng),口才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一躍成為當今世界十分走俏的一門學問,而它的前身,或者另外一種形式或分支——演講學,則是一門更古老的學問。中世紀前的中國、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古巴比倫、印度等具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古國,演講已成為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在中國,演講這一形式在先秦的古代社會已廣泛盛行。中國傳世*早的一部政治文獻匯編《尚書》里面就記載了盤庚“動員民眾遷都”的演說。這是中國至今發(fā)現(xiàn)的*早的一篇有文字記載的演說,也是世界演講史上有文字可考的*早的演說稿。此演說稿分上、中、下三篇。中篇為遷都前的演說,上篇、下篇為遷都后的演說。其中以中篇*為精彩,它無論在構(gòu)思立意、遣詞造句上,還是邏輯思維的演繹、歸納和情感的發(fā)揮上,都相當成熟,真切感人。《尚書》中還有《甘誓》、《湯誓》、《牧誓》等好幾篇演講辭。其中《甘誓》是公元前21世紀夏啟與有扈氏戰(zhàn)于“甘”這個地方的戰(zhàn)前動員,文字雖簡短,卻義正詞嚴、氣勢恢弘。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經(jīng)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大變動時期,各諸侯國之間及其內(nèi)部的階級斗爭和政治斗爭錯綜復雜,加上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的繁榮,促進了“士”這種階層的出現(xiàn)。再加王權(quán)發(fā)生動搖,人們對“天”產(chǎn)生了懷疑。私學悄然興起,促進了各種學術(shù)思想的發(fā)展。而其傳播的主要途徑無一不是通過學者的辯論和對學生的口授。儒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莊子,法家的韓非子,名家的惠施、公孫龍等,都紛紛表述自己對治理天下的政治見解和思想,對社會大眾進行游說,形成了“百家爭鳴”、游說風氣極盛的時代。這也是我國古代演講學、口才學的*一個鼎盛時期。
咨詢顧問;徐老師
經(jīng)過閱馬場的公交線路;電車1路 電車4路 10路通宵線 10路 25路 61路 64路(外環(huán))通宵線 68路 222路 401路 402路 411路 413路 503路 507路 510路 519路 522路 536路 通宵線537路 556路 518路 584路 590路 596路 608路 701路 703路 710路 715路 728路 804路 806路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qū)閱馬場云鶴大廈3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