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業的所有公司都與生產替代產品的產業競爭,替代品設置了產業中公司可取得利潤的定價上限,從而限制了一個產業的潛在收益。替代品所提供的價格性能選擇機會越有吸引力,產業利潤的上限就壓得越低。
紙漿環保餐具替代品分為五類:發泡塑料類、光降解塑料類、植物纖維類、淀粉摻合類、紙板類。這五類產品與紙漿餐具共同構成了一次性餐具市場。
1、發泡塑料類(聚苯乙烯EPS)
是*早的一次性餐具,它的產生在方便食用的同時,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主要表現在:用其盛裝熱湯水時,它們所含的雙酚類等有毒物析出,浸入食物對人身造成傷害,特別是在生產發泡餐具原料中,如有害物質濃度超標,毒害就會更大,導致對人體的巨大傷害;其在大自然中降解的時間需要一至二百年,廢棄的餐具進入土壤后,不但長期不腐爛,而且影響土壤的通透性,從而破壞土壤; 廢棄的餐具燃燒會釋放十多種化學有毒氣體,對大氣產生嚴重污染。因此隨著快餐業的飛速發展,產生了一個全球性環境問題“白色污染”。介于此,我國已多次明令禁止發泡塑料餐具的生產和使用。但由于其良好的使用性和低廉的價格,發泡快餐盒不存在滲油漏透水的問題,每只售價0.05-0.08元,而一只紙餐具成本都在0.2-0.3元,因此在我國屢禁不止,仍充斥市場,是目前市場上用量*大的,約占整個市場的60%以上,但其退出一次性餐具市場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
2、光降解塑料類
這種餐具主要是在塑料制品生產過程中加入某些添加劑(如淀粉、生物降解劑等),在可降解塑料里面加淀粉稱為生物降解塑料,加光敏劑稱為光降解塑料,同時加淀粉和光敏劑的稱為雙降解塑料。其各種性能指標良好,但生物降解塑料不能完全降解成分子狀態,只能降解成小碎片,對環境還有污染,光降解塑料和雙降解塑料中的光敏劑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美國1995年就明文規定光降解塑料不能用于食品包裝。
這類餐具是發泡塑料餐具*早的替代品,工藝成熟、效率高,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在我國大力推廣,因其一定的降解性能被稱為環保餐具。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其環保性越來越受到質疑,但在我國仍存在對于環保定義的不同解釋,因而降解塑料餐具廣泛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