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全國各地頻頻傳出中小學生離家出走,不堪壓力選擇輕生的事件。很多人都對目前孩子脆弱的心理承受力錯愕不已,學校老師以及家長也開始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有關教育專家也表示,在專注孩子“分數”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他們的心理素質教育,特別是在逆境中成長的心理承受能力。當前的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那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和適應能力呢?
一、昊坤教育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打擊。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強,他就會將挫折看成是歷練自己的平臺。
因此,父母如果想讓孩子積極從容地面對挫折,就需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意識地放開呵護的雙手,讓孩子早一點獨立,并以此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氣,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從而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昊坤教育
性格是一個人對待現實的態度以及行為方式的結合,它對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著極大的影響。性格開朗的人和性格孤僻的人心理承受力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性格。同時,對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我們要多愛護、關心,在他們封閉的心里注入愛的甘露。當他們遇到挫折時,我們要耐心的疏導和真誠的慰藉,從而打開他們封閉的心靈,揚起奮進的風帆,讓他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并戰勝困難和挫折。
三、昊坤教育
孩子年幼時,遇到挫折和困難都是正常的,但是為了避免孩子深陷挫折中無法自拔,父母應該及時做好開導工作。比如孩子初次做錯一件事,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失敗原因,并引導孩子用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挫折,以此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時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還要引導他們合理地發泄內心的消極情緒,這樣有利于緩解孩子心中的壓抑,使孩子盡快擺脫失敗的陰影,促使他們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其它的事情中去。
四、昊坤教育
對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需要父母、教師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有意識的逐步進行訓練。為了使孩子能夠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帶來的壓力,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心理特征,從實際出發制造一些需要孩子付出努力才可以完成的難題,讓他們挑戰一下。讓孩子把學到的克服困難、挫折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培養其心理承受能力。
只要我們以適當的方法,循序漸進,循循善誘,孩子們一定可以應對困難和挫折的挑戰,做生活中的強者,做新時代的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