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歷時23年,景德鎮(zhèn)御窯廠生產全面恢復正常,是我國陶瓷燒造史上重要的歷史時期,成化青花可謂明代中期青花瓷藝術的代表。其器突出特點是玲瓏秀奇、端巧工細,后人對其評價頗高。成化青花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與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進口蘇麻離青,更難與宣德青花區(qū)分;另一類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與后來弘治青花相類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說法。
成化青花瓷器胎質潔白、細密、胎體秀美而輕薄,有的近似于脫胎。施釉潔白肥腴,釉質獨特,潤如凝脂,呈半透明狀,若迎光透視,隱約可見胎體泛出淡淡的肉紅色,這種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個重要特征。
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窯瓷有的繼續(xù)使用蘇麻離青料,筆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筆觸,其青花發(fā)色濃重,有濃淡層次和黑褐色結晶斑,與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并和多數淺淡色調同時并存。中晚期主要使用江西樂平縣產的陂塘青,也稱平等青。色料淘煉精細,含雜質較少,發(fā)色柔和淡雅,藍中閃灰,呈色非常穩(wěn)定、平靜,頗有水黑畫風格,與潔白溫潤的胎釉和纖細的紋飾相襯,分外脫俗。但往往因釉質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霧障若隱若現的現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調表現得最為突出。成化青花線條纖細,多用雙勾線條勾勒圖案,然后在圖案內進行渲染,雙勾線用濃筆,渲染用淡筆,因而其燒成作品呈色大多淺淡雅致。
香港佳士得中國尋根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是香港古玩交易最值得信賴的拍賣企業(yè),公司不僅跟中博鑒定機構合作擁有強大專家鑒定團隊,還建立自己的宣傳和策劃中心。更成立了國際展覽公司以便藏品的宣傳。香港佳士得中國尋根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將于2012年舉辦數場拍賣會和策劃多次國際展覽會。
征集范圍: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新玉、籽料等;
三:字畫:古代字畫、近現代字畫、古籍善本等;
四:雜件:翡翠、田黃石、雞血石、古錢幣、青銅器、牙雕、印章、等精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