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重點:利用毛細現象做有趣的實驗
實驗目的:了解毛細現象的特性及生活應用
實驗認知:科普讀物中記載的飲水鳥,主體由玻璃制成。它的身體是一根玻璃管,管的上端是一個小球,也就是鳥頭,管的下端是一個大球,也就是鳥的尾部。球內裝有液體,管的下端浸在液面下。整個鳥身是密閉的,架在一個類似鳥腿的座上。它的頭部粘有尖尖的嘴,尾部粘有羽毛。為了讓人不能看清鳥身體里的秘密,它的身體被涂上了黑色。而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在鳥的面前放上一杯水,鳥就會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里,“喝”了一口后,又直立起來。可是直立一會兒它又會俯下身去,等到鳥嘴浸到了水,“喝”了一口,又會直立起來。就這樣,它不停地點頭喝水,就像是一臺永動機。下面的實驗是根據毛細現象做的一個類似的飲水鳥,同學們可以想想二者有什么區別。
實驗步驟:1.實驗準備:認識實驗器材:底座、扁立柱水槽塑料杯、棉花、鳥形體、鐵絲。2. 先把底座跟立柱組裝起來后,再把鐵絲從外側先穿過一根立柱在分別穿過鳥形體兩側的小孔和另一根柱;將底座組裝好的鳥形體放入水槽一側,把棉花浸水后塑成條狀放入鳥形體中 (鳥形體前端的棉花要多一些使鳥形體向前傾斜)水杯內裝滿水后放置于鳥頭下方,適當調整水杯高度。(棉花前端拉長少許使之能夠接觸到杯中水)3. 現象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從鳥頭中垂下來的棉花,不斷地能把水吸上去,通過棉花自身傳遞到*后水聚到一定量時,就會順著鳥體下方流到盒中,這樣就造成鳥體尾部水量增加,也就是重量逐漸加大,達到尾部的重量超過頭部重量時,尾部下垂,里面的水就被傾倒,此時鳥體頭部重量大與鳥體尾部,致使鳥體頭部下沉,鳥體頭部的棉花則浸到水中,棉花在水中因毛細現象把水引到鳥體中,鳥體中的棉花也因毛細現象又把水引到鳥體尾部,當聚到一定量時,又會回到我們開頭講到的步驟上來,這樣反反復復使飲水鳥能為一個循環狀態。
提示:棉花放入鳥體的位置一定要適當,不能太靠頭部,也不能太靠尾部,要多次實驗,找到*合適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