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古典家具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傳統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實木古典家具文化作為這個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通過祖先們的勞動創造,逐步形成了一段段各具風格特色的獨特形式。對歷代家具的研究,會使我們從一個側面了解當時的生產發展、生活習俗、思想感情以及審美情趣等。中國家具的藝術成就,對東西方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世界家具體系中,它占有重要的地位。
家具和實木古典家具一詞,它們詞意包括很廣,但通常一般指由木匠所制造的“桌椅板凳”之類。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內以床為主,地面鋪席;再后來出現屏、幾、案等家具,床既是臥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礎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漢、魏各時期,沒有太多變化,有凳、桌出現,但不是主流;直到漢代,胡床進入中原地帶,到南北朝時期,高型坐具陸續出現,垂足而坐開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兩種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習慣。真正開始垂足高坐從宋代,各種配合高坐的家具也應運而生。元、明、清各代,對家具的生產、設計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兩代,成為傳統家具的全盛時期。《藝術、時尚與家居》
中國歷代家具,實木古典家具的特質,在于它不僅僅通過各歷史時期的演變,完善其服務于人類的使用價值,同時還凝集出在其特定環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藝術風格。在現存的位數眾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較集中的體現出精湛的工藝價值、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沉重的歷史文化價值。這就使家具成為中華民族值得驕傲并珍視的文化遺產之一。
更多實木古典家具請關注:http://www.zshxtjj.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