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表丟失是指硬盤的分區表由于誤操作(如錯誤Ghost)、軟件沖突、斷電、熱插拔故障等造成的硬盤的分區丟失以及用戶數據丟失的故障。其中以誤操作(如錯誤Ghost)、軟件沖突、斷電最為常見。
下面分別介紹一下。
一、 誤操作(如誤Ghost);
電腦在使用Ghost進行系統恢復時,電腦突然重新啟動或是死機,這樣造成分區表丟失或損壞。分區表丟失損壞會導致黑屏,而且在正常啟動電腦后無法正常進入系統,提示錯誤“無法進入系統”。還有用戶在重裝系統或者恢復系統的時候,將恢復分區選擇成了恢復磁盤,在ghost的界面上就是local-partition-from image選擇成為了local-disk-from image。完成后,整個硬盤就變成了一個C盤,其他盤全部丟失。
二、軟件沖突;
用戶使用類似PQ、分區助手等工具進行分區合并時,由于其他軟件對硬盤的獨占性或者是權限原因,分區操作被強制中斷,分區表就會發生錯亂或改寫而造成分區表丟失。
三、斷電;
1、硬盤盤面損傷,甚至報廢;(幾率不高)
2、文件丟失;(幾率較高)
3、系統癱瘓(一般不會這么嚴重,不過我遇到過,就是主引導記錄損壞了,那次相當之暈,我是在系統卡死的時候強制重啟,然后就這樣了)
4、會對主機有一個較大的沖擊電流,對主機壽命有影響!
5、桌面什么都沒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現桌面圖標可能出現藍屏(幾率也不高)
注意:如果硬盤指示燈在狂閃的時候斷電了,那是有點危險的,很容易丟失數據。
當然,現在的硬盤做的比較好,一般情況下不會在斷電的時候劃傷硬盤。但是數據的丟失是難免的,因為現在的硬盤都有寫入緩存(對性能的提高有幫助),數據會暫時存儲在內存中,而內存在斷電的時候數據是會丟失的。
如需詳細了解請登入http://www.jysjhf.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