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一址多照”、“一照多址” 注冊咨詢熱線:13073083559 實施商事登記改革后,對商事主體的住所或經營場所進行了較大的放寬,明確規定可以“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 關于“住改商”問題,周幫華副局長表示,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仍不允許擅自將住宅用途的房屋作為商事主體住所或經營場所。 改革后,工商部門不再登記經營范圍,僅登記商事主體主營項目類別。 商事登記改革取消年度檢驗和驗照制度,實行商事主體年度報告制度。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商事主體應當通過廣州紅盾信息網,向商事登記機關提交年度報告(個體工商戶也可以書面方式提交年度報告)。商事主體對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其提交年度報告的情況,將向社會公眾公示。 設立失信企業“黑名單” 周幫華副局長表示,廣州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實現對商事主體的“寬進嚴管”。 為此,廣州在降低市場主體準入門檻的同時,建立了商事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和商事主體信息公示平臺兩大信息平臺,政府各部門嚴管的同時,將從事違法經營的活動公之于眾。 廣州建立的全市統一的商事登記管理信息平臺,目的是打破以往審批與監管之間、監管與監管之間的信息孤島、監管真空、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登記注冊、許可審批和后續監管各環節的無縫銜接和各部門信息的實時共享。這是廣州市有別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的特點之一。 工商部門還進一步完善信用“黑名單”制度,加大對企業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 改革試點以來成效明顯 周幫華副局長表示,南沙新區改革試點以來,新設立內資企業同比增長了138%,天河中央商務區珠江新城區域改革試點以來,新設立內資企業同比增長了157%,為試點區域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活力,試點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截至11月17日,試點區域新設立商事登記主體1800戶,新設立內資企業842戶,同比增長60.38%。在新增842戶內資企業中,“零首付”公司占總數的80%。 其次,縮減了前置審批事項,提升了行政審批效率。 廣州商事登記改革內容 1.實行工商登記注冊與經營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