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進行多參數測量和對環境影響的補償等。由此可見,智能儀表和控制系統的發展,存儲器容量在512~128M字節之間,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足夠大的存儲器,并且要求有一部分空余作為緩存。PLC存儲器按照類型可分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可擦除只讀存儲器(EPROM)等。RAM可以任意讀寫,在掉電后程序只能保持一段時間,最適合于在自控系統調試時使用。ROM只能讀不能寫,程序是由廠家或開發商事先固化的,
不能更改,即使失電也不丟失。EPROM與ROM只是EPROM通過特殊的方式(如紫外線)可以擦除再寫,適合于應用在長時間工作而改動不大的系統中。易于更改PLC較繼電器控制的另一個優勢在于它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任意更改控制結構(或控制過程),這就要求更改程序方便快捷。是否有專用模塊信模塊、在40年代,過程控制是基于3~15PSI的氣動標準信號。其后,由于4~20mA模擬信號的使用,使得模擬控制器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傳感儀表和驅動裝置都使用統一的4~20mA信號。70年代,由于在檢測、模擬控制和邏輯控制領域率先使用了計算機,從而產生了集中控制。進入80年代,由于微處理器的出現,促使工業儀表進入了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都要求上層系統和現場儀表實現數字通信。
為了克服DCS系統的技術瓶頸,進一步滿足現場的需要,現場總線技術應運而生,它實際上是連接現場智能設備和自動化控制設備的雙向串行、數字式、多節點通信網絡,也被稱為現場底層設備控制網絡(INFRANET)。和Internet、Intranet等類型的信息網絡不同,控制網絡直接面向生產過程,因此要求很高的實時性、可靠性、資料完整性和可用性。為滿足這些特性,現場總線對標準的網絡協議作了簡化,省略了一些中間層,只包括ISO/OSI7層模型中的3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PID控制模塊、計數器模塊、模擬輸入/輸出模塊等。在軟件上也提供了與此相對應的程序塊,
往往只是簡單的輸入一些參數就能實現,便于用戶編程。與監控系統的通信人機對話操作臺。這是監控系統的早期產品類型,是生產廠家專為自己的PLC產品設計的,最適合于點對點控制。結構簡單,功能少,面板控制,操作較易,現仍然廣泛地應用于現場控制系統中。其優點是在遠端控制失效的時候,
仍能很好地控制現場。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依靠PC(包括工控機)的監控系統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自控系統中,這種監控系統一種是PLC開發商專為自己的(或特定的)產品量身定做的;另一種是軟件開發公司開發的適合大多數PLC產品的監控系統。前一種與PLC產品的相容性強,能夠根據PLC產品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控制方案,應該說仍以PLC為中心;后一種則拋開了PLC產品,注重計算機在圖像、
企業網址:www.rtst.com.cn
iac工業品商城:www.iacmall.com
公司地址:福州市倉山區連江南路15號龍福機電市場三層C12-13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