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使很多人存在抑郁、憂慮等心理問題,看心理醫生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好辦法。心理醫生可分為兩大類: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資格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授予。咨詢師沒有處方權,一般以心理咨詢為主,協助求助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咨詢者既有健康人群,又有有一般心理問題的人群。
一,當你覺得要看某個心理醫生時,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尋醫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醫生都有很多痕跡可以從網上得到。比如,醫生的職業背景,有哪些執業資格,受過何種訓練,寫過什么東西,咨詢經歷有多長等等。
二,注意心理醫生的口碑,尤其要關注那些與醫生保持很長的關系沒有脫離的咨客,他們對醫生的感覺要到位一些。
三,對醫生的感覺,感覺可靠嗎?對你來說,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好的心理醫生使你感覺到安全、舒適、被愛、被尊重、被接納與認同。不輕易下結論,卻非常在意你的感覺,總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貼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評價你、指導你。他聽得很多,說話很少,但每句話可能都是一種新視覺,給你一種新體驗,讓你感覺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應該考慮的因素:
1、機構對醫生的介紹,往往機構只是鑒定醫生的行醫資格,無法鑒定他的人品和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2、醫生的受教育背景和專業受訓背景,一般要求有醫學或心理學背景,中級職稱,但這說明不了什么。
3、專業許可或心理醫生執照,國外機構給予的專業資格或執照并不可靠,因為中國沒有資格認證機構,你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真偽。
4、心理醫生自我體驗的時間,接受督導的分析是心理醫生執業前的必經之路。在我國,由于還沒有建立督導制度,心理醫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這對當事人是非常危險的,醫生對自己的問題缺乏覺察,幫助咨客覺察自己就有點“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味道。當然,中國的心理醫生有個變通的做法,由十幾個醫生結成自我分析小組,彼此督導,以此來促使自己成長。
5、專業年限,一般來說,從業越久的人,專業水平會越高,但不盡然,做心理醫生是需要悟性的。更多信息請咨詢:心理咨詢師(http://www.xlzx.cn/html/zixunsh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