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景觀設計案例----花都區馬鞍山公園規劃設計http://www.sanqiudi.com/qyzx/View_142.html
馬鞍山公園位于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中心城區,緊臨迎賓大道,公園規劃占地456.32畝,是花都區繼秀全公園、人民公園、花果山公園后的又一集文化、娛樂、休閑和體育設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
設計理念因循花都區“青山、秀水、花之都”的城市規劃思想,主要體現“山靈之舞•映秀花都”的特色。
 山靈之舞:靈是一種地域精神的升華。人間萬物一盡皆有靈性,故有人杰地靈之說。花都歷史悠久,史上雄才偉人倍出;地靈,方能人杰,花都向來不缺的就是靈性。馬鞍山公園作為一個人杰地靈之地的一部分,承襲了生靈之美——山靈之美,石靈之美、水靈之美。舞則是對山之靈性的再造。即秉承山體特點,通過藝術的形式,體現山之靈,地之靈和人之杰。
山靈:“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中的山林之美并非只能在書上找到,近在咫尺的馬鞍山公園就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的向往。
石靈:據資料記述:花縣的命名與菊花石有密切關系。菊花石為石英的放射狀集合體,石中之菊花,天然形成,排列有序,花具有花蕊及花瓣,花朵形態完整,可以說是永遠盛開、千古不敗之石花。花都以此菊花石聞名海內外,并譽為“花都之寶”,但其蘊藏量極少,加之無序的掠奪性采挖令菊花石資源逐漸枯竭,現在已難尋菊花石蹤影了。馬鞍山公園雖然不產菊花石,但現有采石場遺留下來的不單單是生態破壞,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不可多得的石材美景,光怪陸離的石頭、色澤優美的石塊、瘦骨嶙峋的立石、憨態可鞠的坐石,這些共同構成了石靈之美。
水靈:水之靈,溪澗過馬鞍。跳動的溪流、淡定如鏡的水面,滋養生命,提高活力,啟迪智慧,以生物鏈形式改造生存環境,增加自然的美感,為生活平添了無限的詩意。
映秀花都:馬鞍山公園以耕耘自然為手段,映秀出“青山、秀水”的花之都。秀:指木秀,堅毅提拔的松林、纖細修長的竹林、繁花似錦的花叢……構成了松竹花間月的意境。
竹秀:竹林顯秀,茂竹修林中穿插石板小徑,本身就是一種意境,足以引起人們無盡的思緒。
松秀: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間照。白天,斑駁的陽光透過疏密有間的松針,洋洋灑灑的照耀著萬物生命;晚上,一席如水的月光下,小松鼠偷偷的在林間奔跑……清亮光潔的石板路被照得褶褶生輝!
花秀:隨著花都菊花石聲名走俏,1993年,花縣撒縣建市,市人大將菊花評定為花都市市花,并將桔黃色的菊花作為市徽主體外形。同時根據花都區綠地系統規劃“青山、秀水、花之都”的目標,我們設計中將創造出花團錦簇、繁花似錦、秀美花枝的花叢美景,讓游樂與此的人們喜笑顏開,笑嫣如花。
從城市到自然其實只有一步之遙。設計中我們以營造一種純生態的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為理念,尊重自然現狀,讓景觀按不同的地勢、落差和自然景觀存在,依著自然元素而棲,完美的實現有機結合。山環林抱、水聲潺潺,在這里,讓困于鋼筋水泥叢林里的人們能偷得浮生半日閑,從容出入繁華和寧靜之間,把節奏慢下來,再慢下來……與大自然同呼吸,達到心靈的回歸,享受天然、純凈的健康生活。同時在這綠色自然空間中,通過不同的自然元素——跳動的泉水、歡快的溪流、濃密的樹蔭,在樹林中時隱時現的花叢,得到休閑放松,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最終實現國家發展和諧社會的目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