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白榆
2006年山東省林科院在200多個榆樹品種對比試驗的基礎上,篩選出了60個速生、抗病蟲白榆品種材料,經上海杉一植物科技有限公司5年科技攻關,利用組培技術,建立組培體系,誘導胚性細胞,設置不同梯度鹽分試驗, 經過疊代累加篩選出的抗鹽堿白榆品種加以物理、化學方法處理,培育出速生、抗鹽能力更強的白榆新品種,即速生白榆(以下簡稱速生榆)。該速生榆在山東東營、威海等多地立地試驗,表現出速生、抗鹽堿、抗病蟲等優良特性。
1、生長速度快。普通白榆一年生實生苗生長高度僅1.5米左右,而速生榆組培苗一年生長高度可達3-4米。種植速生榆豐產林,年胸徑生長量可達3.5厘米以上,6年生胸徑平均為22厘米,*高可達28厘米。
2、耐鹽堿。一般濱海地區*耐鹽堿的喬木樹種為白蠟,耐鹽堿可達4.5‰,而速生榆耐鹽堿達5-6‰,土壤PH值8-9。
3、抗性強。普通白榆由于病蟲害多、生長慢,逐年被淘汰,而速生榆經過抗病蟲篩選,對病蟲害具有較強的抗性。此外還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風沙、抗污染、保水力強等優良特性。
4、適用范圍廣。可廣泛種植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等地區。
5、遺傳穩定。組培繁育過程中不會發生品種退化現象,保證了苗木的高成活率及高生長量。
6、材質好。木材堅重,硬度適中,力學強度高,有光澤,具花紋,擁有韌性強,彎繞性能良好,耐磨、耐腐等優點,為造船、建筑、室內裝修地板、家具的上等優良用材。
榆樹說明第二頁
速生白榆應用前景
一、城市園林綠化工程
由于白榆樹形優美,葉色季相變化豐富,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園林上可用于居住區和庭院綠化、街道廣場和廠礦區綠化、風景林綠化、鄉村及城鎮綠化。還可以用來嫁接金葉榆或垂榆,用于公園和景觀綠化。
二、三北防護林建設五期工程(2011-2020)
三北防護林五期涉及三北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00個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規劃總投入逾900億元。
由于白榆耐干旱、耐瘠薄、耐鹽堿,三北防護林的西北荒漠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華北、東北平原農區及風沙區4類地區,有3個地區把白榆設計為重要的造林樹種。
三、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3-2022)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陜西6個省(區、市)的138個縣(旗、市、區),規劃總投資877.92億元。 由于白榆抗風力強、耐干旱,在沙化土地治理區設計了白榆做為重要的防沙治沙造林樹種。
四、木材貯備戰略工程(2013-2020)
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及4個森工集團共29個單位,851個縣(市、區)和國有林場列入木材貯備規劃,規劃總投資1980.67億元。 規劃中明確提出在黃淮海平原基地主要發展楊樹、泡桐、刺槐、榆樹等短中周期用材樹種,油松、黃連木、楸樹等大徑級或珍稀用材樹種。
五、沿海防護林建設工程(2006-2015)
包括遼寧、河北等沿海11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連、青島等5個計劃單列市,規劃總投資99.84億元。 由于白榆耐鹽堿,全國沿海防護林規劃12個自然區,其中6個自然區規劃了白榆造林。
六、太行山綠化工程
太行山綠化工程包括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四省(市)110個縣。
由于白榆耐瘠薄、保水力強,太行山綠化工程規劃的防護林5個林種中,有4個林種即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護路林,規劃了白榆造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