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攝像機需要配置濾光片,才能起到感紅外的作用。濾光片我們這
個行業常用的分二種,一種是感紅外線的日夜型,一種是不感紅外線的普
通型。紅外攝像機就配置感紅外的濾光片。所謂感紅外,就是他能接收紅
外光進來,而接收紅外光進來的同時,攝像機也會接受太陽光當中肉眼看
不到的其他光線,這些光,就是造成色偏的原因。所以,紅外攝像機偏色,
是一個配置的必然結果。比如,攝像機配置普通濾光片,就能有效屏蔽日
光所帶來的雜光,但也會屏蔽紅外光。沒有紅外光,自然就沒有紅外功能
了。所以,如果要選擇紅外夜視效果的機器,就必須接收紅外光,也就沒
辦法拒絕太陽光以外的各種雜光。當然,還有另一種選擇是白天用普通濾
光片,有效屏蔽太陽光以外的雜光,避免偏色,晚上則采用紅外光,這也
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濾光片的轉換,但這個轉換需要加一個機械部分。雙濾
光片采用,自然就會增加不少的成本,同時,會有個機械部分的故障率存
在。而單濾光片所帶來的色偏,也只是針對某些編織物,而且是人穿在身
上時才會有。所以,偏色的程度非常小,偏色的景物非常少,幾乎是不影
響任何使用的。所以,通常現在一般的應用是不會選擇雙濾光片的。
如果誰家的攝像機沒有色偏,只有二種情況:
*一種是演示的機器沒有考慮紅外效果,只是演示而矣。換句話來說,是
沒有貼日夜型濾光片;
第二種是還沒有碰到會色偏的景物或環境,因為會色偏的景物也非常少、
會導致偏色的場景非常少,還沒碰到,碰到是一定會的。這是技術的必然
結果。
紅外機的紅外燈,感受到的燈光,是攝像機所處的位置的亮度,以決定是
否亮紅外燈的。也就是說,如果監控的場所很亮,但攝像機所處的位置很
暗,攝像機仍然會啟動紅外燈,一啟動紅外燈,即使是很亮的地方,仍然
會偏色。因為,只要紅外燈亮了,色調就變了,特別是攝像機沒有完全轉
黑白時,屬于彩色狀態,但又啟動了紅外燈,這時的色調,那是偏差很大
的,這個狀態是不能作為正常狀態來評估攝像機的。
攝像機的效果,很多時侯就是做一個取舍,取什么、舍什么,就要看個人
的喜好了。比如
把夜視整個畫面效果調亮,伴隨著的就一定是雪花;把雪
花去掉,伴隨著的就整個畫面看起來較暗;這就要選擇了,但只能選擇一
項,然后我們盡量把按你的要求,把亮、暗及雪花取一個較中間的值,希
望整個畫面看起來不至于太暗,也不至于太多雪花。
在白天時,畫面的明亮程度和暗的程度也是可選的,只是白天光線充足,
調亮的效果和調暗的效果看起來區別不大。當整個畫面的背景處理得偏暗
時,其中的物體看起來會更清晰一些;當整個畫面的背景處理得較亮時,
其中的物體看起來會模糊一些;當然,這種比較必須要用分割器才可以看
出來。是選擇亮的畫面
,還是暗的畫面
,這也里面
要做選擇的,因為只
可有其一。所以,還是那句話——攝像機的效果,很多時侯就是做一個取
舍,取什么、舍什么,就要看個人的喜好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