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溫防暑
鵝舍溫度不得超過26℃。為此,可采取下列降溫措施:①保持鵝舍通風透氣,并在地面撒1cm厚的細沙;②鵝舍外面的活動場地搭涼棚遮蔭;③天氣過于炎熱時,可向鵝舍周圍地面噴灑冷水,也可向鵝身上輕輕噴射水霧。
2 精養雛鵝
出殼1天后的雛鵝,要用切細的鮮嫩菜葉(*好是萵筍葉)放在手中誘食,如多數雛鵝爭食即可開食。開食后,先調教飲水,再將菜葉分次均勻撒到塑料布上,任其自由采食,以后每隔2小時飼喂1次。經1.5~2天雛鵝能吃到 7成飽左右后,再適量撒喂用水浸泡過的米飯或碎米。第3天后改用料槽喂料,日喂4~5次,*后一次喂料安排在晚上10時左右。6~10日齡的雛鵝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2次。日糧中米飯占20%~30%、青料占70%~80%。雛鵝長到11~20日齡,可將食料逐漸改為碎米,日喂6次,其中晚上喂 2次,并在白天適當放牧食草。21~30日齡,可適當增喂煮裂口的谷料和麥粒,并逐漸過渡到改喂浸泡的谷料和麥料。每次喂料量以9成飽為準,同時盡量讓雛鵝飲水,這樣可促進雛鵝生長。
3 圈牧結合
肉鵝30日齡后至主翼羽長出前,是生長骨骼、肌肉和羽毛的階段,在飼養上要圈牧結合。要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氣溫較低的有利條件,選擇草質好、數量足的地方進行放牧,其余時間則圈養,適當補飼糠麩、稻谷和玉米等精料。尤其在肉鵝背部和腹部的絨毛開始脫落換新羽時,更要注意補飼優質精料(如大小麥、玉米等),以免引起換羽不一,影響生長發育。一般每天補飼2~3次,每次以吃8~9成飽為宜。
4 適時催肥
當肉鵝的主翼羽長出后即開始催肥。整個催肥期都圈養,飼料要多樣化,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于消化的玉米、稻谷、麥子和糠麩等為主,適當搭配蛋白質飼料和粗飼料。其參考配方為(%):玉米40、稻谷15、麥麩19、米糠10、菜葉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飼料要粉碎,加水拌成干濕狀飼喂,日喂4~5次,其中晚上喂1次,喂量不限,讓鵝充分吃飽,并供足飲水。每天清掃圈舍,清洗料槽和水槽,并隔天下水放牧0.5小時左右,以清潔鵝體。一般經15~20天的催肥,手摸肉鵝胸肌豐滿、背部脂肪增厚時,即可上市出售。
5 防疫滅病
肉鵝夏養易發病,要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剛出殼的雛鵝及時用抗血清接種,每只肌注0.02mL,能有效地預防鵝瘟病。30日齡時每只肌注禽霍亂菌苗1.5mL。飼養用具每隔3~5天用5%鮮石灰水消毒1次,鵝舍和活動場地每隔7~10天用1%漂白粉和2%草堿水交叉消毒1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