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自然光、環境光的光譜特征與隧道火災的火焰光譜特征比較,可以發現:隧道火災火焰的光譜分布情況與隧道中的自然光或環境光(如各種照明燈光)的光譜分布情況有著顯著的差別。以此為依據,隧道專用火焰探測器采用了2個感應波長參數不同的檢測元件,對接收到的輻射光的波長輸入值進行比較,各檢測元件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后,通過電子回路的狹光帶濾波器檢測出火焰所特有的具有浮動頻率的信號,并進行交流放大,再對放大后的信號進行整流、平滑,并通過比較電路進行判斷,當確定為符合規定標準的信號時,啟動開關回路,發出報警信號。該類探測器響應時間閾值是通過實驗室和實地模擬火災試驗確定的。其模擬火災試驗是模擬0.5m2的汽油火災(0.7m×0.7m試驗油盤,2 L車用汽油)和固體火災進行試驗,其響應時間不超過30s;風速不超過12m/s時,其受光窗口的污損率低于光學減光率的50%。
* 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生產、存儲與卸料
* 沿海—固定平臺、生產貯庫以及卸貨設施
* 內陸—冶煉廠、天然氣充裝站、管道、公路隧道
* 石化—生產、儲存和運輸設施
* 油庫—浮動和固定頂槽油庫
* 化學品—生產、儲存和運輸
* 倉庫—易燃材料儲存
* 發電—泵區、發動機房、渦輪
* 制藥工業
* 汽車—制造、油漆噴霧房
* 半導體—濕式清洗臺操作
* 飛機—工業和軍事上的飛機庫
* 火藥和軍需品—裝卸和存儲
* 印刷—溶劑處理、壓平和干燥工藝
* 廢品處理—易燃品的焚燒、加工和存儲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宜選擇火焰探測器:
1.火災時有強烈的火焰輻射;
2.液體燃燒火災等無陰燃階段的火災;
3.需要對火焰做出快速反應。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不宜選擇火焰探測器:
1.可能發生無焰火災;
2.在火焰出現前有濃煙擴散;
3.探測器的鏡頭易被污染;
4.探測器的“視線”易被遮擋;
5.探測區域內的可燃物是金屬和無機物時,不宜選擇紅外火焰探測器,應選擇紫外火焰探測器;
6.探測器易受陽光(或人造光源)直接或間接照射場所,不宜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