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通遼市河西九年一貫制小學的舞蹈教室里樂聲飛揚,四年級的25名舞蹈特長班學生穿著輕薄貼身舞蹈服正在緊張排練匯報節目。
冬日的暖陽透過朗朗晴空打在教室的窗欞上,在結著窗花的玻璃上映出斑駁的影致。在舞蹈教室的一側,一排淡黃色的電暖氣整潔有序,正在為學生們提供冬日的溫暖。而在去年以前,這個教室因為又臟又冷而無法正常開課,被閑置了很久。
校園和燃煤說再見
過去,河西小學一直采用傳統燃煤鍋爐取暖。每到采暖季,一車車的煤運到校園鍋爐房,道路上到處都是散落的煤塊,煤煙彌漫整個校園。燃煤鍋爐的熱量無法得到均衡調整,教學樓里的溫度也是時好時壞,早晚時段教室的平均溫度達不到15度,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別說上舞蹈課了,教室里都是煤煙子味兒,還賊冷,一入冬,好多孩子都凍感冒了,我們正常開展教學工作都很難。”舞蹈課教師王悅說。
改變發生在2018年冬季,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將學校原有的250千伏安變壓器擴容至400千伏安。有了充足的電力供應,學校拆除了原有0.5噸的燃煤鍋爐,為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等安裝了空調和空氣能熱泵,供暖系統實現可整體控制和分層控制的雙控制系統。
校園里再也見不到運煤車了,教室宿舍里沒有了煤煙,還變得更加溫暖舒適。1月初,為了照顧寒假留校學生,學校食堂的午餐時間延長了半小時。雖然就餐時間延長了,但取餐窗口電蒸飯車里的飯菜始終是熱氣騰騰的,等待著每一位學生前來就餐。透過窗口干凈透亮的玻璃,后廚的開水箱、消毒柜等電能設備一目了然。
“現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環境明顯好轉,家長們也放心了,我們學校的聲譽也越來越好。”河西小學校長白振禹如是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