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節能環保產業是具有一定外部性的行業,離不開產業政策的有力保護和積極支持,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環保產業還比較弱小,發展不成熟,因此需要環保相關部門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要注重規劃引導,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加快環保產業發展步伐,盡快形成成熟、完整的政策體系。
2、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
       要逐步引導發展為水、大氣、土壤、固體廢物等相關產品和服務全面發展的產業結構。同時,單個環保領域也出現產業結構分化,例如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上,將從城鎮大中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轉向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專業化運營,實現城市到農村環保產業的全覆蓋。要整合各種資源,發揮市場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促使中小型環保企業集約發展,形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龍頭骨干企業,帶動環保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相關部門要通過政策導向,淘汰冶煉、化工、水泥等落后產能,逐步轉化為生產循環利用產品、潔凈產品、綠色產品的產業。四是提高環保服務業的市場份額,通過搭建公共環保服務平臺等方式,提供環境咨詢服務,不斷提高環保服務業水平。
3、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科技支撐水平
       環保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科技實力對環保科技實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必須爭奪環保技術制高點,來占領環保產品市場。應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要提升人才水平和層次,緊密聯系眾多院校、環保科研機構,吸收、聘請他們的環保專業人才,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
4、拓寬投資渠道,加強資金扶持力度
       環保產業的發展,各級機關應給予企業必要的資金支持。可以安排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排污費等,支持環保產業示范工程。市縣兩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采取補助、貼息、獎勵等方式,重點支持環保產業園區建設、環保產業發展有關的技術改造項目、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但如果完全依靠環保機構的財政投資是行不通的。
5、加強對外合作,加快人才培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