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思維
做任何商業活動都要有成本意識,做運營當然也要有這個意識。成本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要像做生意一樣做運營,懂投資回報率(ROI),將你的投入(人力、資金、時間等)都轉化為貨幣,將你的產出也轉化為貨幣,搞明白你的投入能帶來多少產出,這個活動是不是賺了,賺了多少。
二是要懂得從宏觀視野看問題:
優先服務*有需求的用戶,比如有50個用戶投訴你的產品具有A問題,2個用戶投訴你的產品具有B問題,這時候你應該先解決A問題。
優先投放*優質的渠道,比如A、B渠道都能帶來用戶增長,A渠道2元/人,B渠道1元/人,所以當你想出A渠道的時候先別忙著沾沾自喜,要繼續思考有沒有B渠道,甚至C渠道......
二、數據思維
之前提到過“ 無數據不運營 ”,做運營沒有數據思維是走不遠做不大的。數據思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流量意識,要養成將用戶的行為和事件轉化為可量化的數據的形式。
二是收集數據意識,要將用戶的行為用數據記錄下來,其實就是上一步轉化之后的數據你要記錄下來,比如你的店一天派了10000張傳單,引流300人用餐,轉化率是3%。
三是分析數據意識,以你收集的數據為基礎,分析用戶的行為,優化你的運營工作,比如在拿到第二步的數據之后,你要分析97%的傳單為什么沒有引流效果?要怎樣做才能提高轉化率?更換派單員?重新設計傳單?活動內容不夠吸引人?
三、邏輯思維
做運營要懂得圍繞工作中心制定計劃,高效地完成目標。
如將工作計劃拆解為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將KPI拆解為日活躍用戶數DAU和月活躍用戶數MAU。
如思考活動策劃的流程是否通順合理?文案結構是在自嗨還是真的有用?
四、洞察需求的思維
之前講過產品的開發流程是從用戶需求出發的,做運營必須要時時刻刻保持洞察用戶的需求的思維。
對于用戶需求,要搞明白用戶的呼聲不等于需求。
用戶說他需要一把錘子,你知道他要錘子干嘛嗎?你要挖掘出他更深層次的目的,假如他要拿錘子去釘釘子,而釘釘子是為了修理椅子,那么椅子才是他的*終需求!
五、體驗思維
體驗思維分兩點。
一是同理心,模擬用戶心態:
產品銷售文案、活動宣傳賣點、客服工作等等都需要模擬用戶心態,從客戶的視角看問題,如你要給客戶送東西,那在成本范圍內你要分析客戶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