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紅花繼木古樁_紅花繼木古樁
形態特征
為檵木的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暗灰或淺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紅褐色,密被星狀毛。葉革質互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而偏斜,不對稱,兩面均有星狀毛,全緣,暗紅色。4~5月開花,花期長,約30~40天,國慶節能再次開花;3~8朵簇生在總梗上呈頂生頭狀花序,紫紅色。喜光,稍耐陰,但陰時葉色容易變綠。適應性強,耐旱。喜溫暖,耐寒冷。萌芽力和發枝力強,耐修剪。耐瘠薄,但適宜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
生長習性
喜光,稍耐陰,但陰時葉色容易變綠。適應性強,耐旱。喜溫暖,耐寒冷。萌芽力和發枝力強,耐修剪。耐瘠薄,但適宜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
栽培繁育
嫁接繁殖。主要用切接和芽接2種方法。嫁接于2~10月均可進行,切接以春季發芽前進行為好,芽接則宜在9~10月。以白檵木中、小型植株為砧木進行多頭嫁接,加強水肥和修剪管理,1年內可以出圃。
扦插繁殖
3~9月均可進行,選用疏松的黃土為扦插基質,確保扦插基質通氣透水和較高的空氣濕度,保持溫暖但避免陽光直射,同時注意扦插環境通風透氣。紅檵木插條在溫暖濕潤條件下,20~25天形成紅色愈合體,1個月后即長出0.1cm粗、1~6cm長的新根3~9條。扦插法繁殖系數大,但長勢較弱,出圃時間長,而多頭嫁接的苗木生長勢強,成苗出圃快,卻較費工。
有性繁殖。春夏播種,紅檵木種子發芽率高,播種后25天左右發芽,l年能長到6~20cm高,抽發3~6個枝。紅檵木實生苗新根呈紅色、肉質,前期必須精細管理,直到根系木質化并變褐色時,方可粗放管理。有性繁殖因其苗期長,生長慢,且有白檵木苗出現(返祖現象),一般不用于苗木生產,而用于紅檵木育種研究。
主要病蟲害
紅檵木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強,但在栽培過程中也發現有枝枯、蟲蛀現象
園林用途
紅檵木為常綠植物,新葉鮮紅色,不同株系成熟時葉色、花色各不相同,葉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園林應用中主要考慮葉色及葉的大小兩方面因素帶來的不同效果
柏加鎮湘桂園苗圃|||供應紅花繼木古樁_紅花繼木古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