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齒輪定位基準的確定
定位基準的精度對齒形加工精度有直接的影響。軸類齒輪的齒形加工一般選擇*尖孔定位,某些大模數的軸類齒輪多選擇齒輪軸頸和一端面定位。盤套類齒輪的齒形加工常采用兩種定位基準。
1)內孔和端面定位 選擇既是設計基準又是測量和裝配基準的內孔作為定位基準,既符合“基準重合”原則,又能使齒形加工等工序基準統一,只要嚴格控制內孔精度,在專用芯軸上定位時不需要找正。故生產率高,廣泛用于成批生產中。
2)外圓和端面定位 齒坯內孔在通用芯軸上安裝,用找正外圓來決定孔中心位置,故要求齒坯外圓對內孔的徑向跳動要小。因找正效率低,一般用于單件小批生產。
(三)齒端加工
如圖9-18所示,齒輪的齒端加工有倒圓、倒尖、倒棱,和去毛刺等。倒圓、倒尖后的齒輪,沿軸向滑動時容易進入嚙合。倒棱可去除齒端的銳邊,這些銳邊經滲碳淬火后很脆,在齒輪傳動中易崩裂。
用銑刀進行齒端倒圓,倒圓時,銑刀在高速旋轉的同時沿圓弧作往復擺動(每加工一齒往復擺動一次)。加工完一個齒后工件沿徑向退出,分度后再送進加工下一個齒端。
齒端加工必須安排在齒輪淬火之前,通常多在滾(插)齒之后。
齒輪淬火后基準孔產生變形,為保證齒形精加工質量,對基準孔必須給予修正。
對外徑定心的花鍵孔齒輪,通常用花鍵推刀修正。推孔時要防止歪斜,有的工廠采用加長推刀前引導來防止歪斜,已取得較好效果。
對圓柱孔齒輪的修正,可采用推孔或磨孔,推孔生產率高,常用于未淬硬齒輪;磨孔精度高,但生產率低,對于整體淬火后內孔變形大硬度高的齒輪,或內孔較大、厚度較薄的齒輪,則以磨孔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