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溫度不宜偏高:冬季如何取暖?集中供暖*讓人頭疼的一點,就在于溫度不能自主調節。人們體質各自不同,對溫度的需求也大相徑庭。有的人喜歡涼快些,有的人則偏好身體能微微出汗的狀態。
其實,溫度偏低一些,反而對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證明,熱帶地區的人壽命短,而寒帶地區的人壽命相對更長。冬季室內溫度控制在21~25攝氏度,且盡量靠近下限,是比較合適的。所以建議每個家庭可以買個溫度計,便于控制室內溫度。采用韓國杰綸地暖,因是遠紅外地暖采暖,所以,實際室內溫度只要控制在18~20攝氏度就行了。
此外,一到冬天,很多人家里都緊閉窗戶,怕冷氣進來,熱氣散發出去,降低室內溫度。而集中供暖溫度不能自主調節,室內空氣流通不暢,也會降低身體抵抗力。建議每天都要給房間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新鮮,*好的通風時間是在上午10點到下午三四點之間。清晨空氣污染較嚴重,不建議打開窗戶。通風時還要觀察有沒有霧霾,若是能見度低,就先別開窗,以免造成室內環境污染。
為了好通風,建議裝修時安裝能打開上緣的窗戶。這樣開窗時能避免冷風直吹到人身上,減少感冒,也能防止雨雪打入屋子。若家里房間較多,可以逐個房間通風,能保證居室的整體溫度。*后需要提醒的是,南北通透的房子通風效果較好,高層建筑效果較差,通風時間應相對延長。
孕婦、孩子少用電熱毯:電熱毯的電磁輻射量較高,孕婦、兒童*好謹慎使用。電熱毯不適合鋪在軟床墊上,否則電熱絲容易受到抻拉,易斷裂、漏電。電熱毯適合在睡前開啟,睡覺時一定要關掉。如孩子有尿床習慣或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也*好不要用。
裝地暖少用花崗巖:地暖是千年以前就被利用的取暖方法。1930年,美國開始推廣使用地暖。如今,有不少中國新建小區也開始采用地暖。地暖能有效解決傳統散熱片局部溫度高、均熱效果差的問題,避免在同一房間內出現大的溫差變化。相對于空調在室內造成的空氣對流,安裝地暖的房間內空氣對流小,不會導致空氣對流所產生的塵埃飛揚及積塵,有效地保護了呼吸器官。同時,人體頭部溫度*高,腳部溫度*低。地暖中地面溫度高,天花板溫度低,室內空間溫度分布與人適宜的溫度一致。
裝地暖用地面飾材當然是地板(包含強化復合、實木多層復合)為*好的選擇。然而地磚(包括瓷磚、花崗巖、大理石)因其持久耐用,散熱效果非常好,國內居家百姓通常在客廳、餐廳喜歡用地磚鋪設地面。殊不知,石材在持續烘烤中,可能釋放出放射性物質,照成室內污染。
因此,用地磚鋪地暖的家庭在入住后前兩年,一定要多通風換氣,要選擇合格、正規品牌的石材。少用紅色花崗巖,盡量用大理石,能降低放射性污染物給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
不在家也別關暖氣:為了更有效地節約能源,現在不少小區已經采用了自供暖系統。在采訪中,不少百姓都表示,這樣的暖氣想開就開、想關就關,特別方便。但就是這種隨意開關,反倒會增加能源消耗,也對健康不利。若是整個白天室內都停了暖氣,那室內會完全冷卻,要重新升高整體溫度,消耗的能量會遠遠超過有基礎溫度的房間。而且,人們在寒冷的房間內呆久了,身體暖不起來,也容易患感冒。因此,建議自供暖的居民,白天離家時,可以采用低溫供暖,回家后及時升高溫度,室內就會非常舒服。若是長時間不在家,則可以將暖氣都關掉。
如果想讓自供暖發揮*大的作用,老百姓還要學會合理布置房間。一般,臥室適合安排在朝陽的位置,盡量不要靠近樓梯間、電梯間等冷墻較多的地方,以免熱能過多消耗。另外,冬天熱量散失比較大,做好保溫也非常重要,F在很多家庭都進行了二次裝修,有不少人會改造陽臺等外露部分,以擴大臥室或客廳的面積。然而多數外露陽臺都沒有保溫墻,即使將其納入室內,散發的熱量仍會比較多。對這樣的家庭,建議在陽臺、客廳或臥室之間,加一個推拉門,能在寒冬之際起到保溫隔音的作用。 |
 |
|